Image

22種常用裝配式鋼結構體系


編輯:2021-05-28 10:56:49

1、門式剛架輕鋼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承重結構采用變截面或等截面實腹剛架,圍護系統(tǒng)采用 輕型鋼屋面和輕型外墻的單層鋼結構體系,由承重骨架、檁條、墻梁、支撐、墻、屋面及保溫芯材組成,具有受力簡單、傳力路徑明確、構件制作快捷、便于工廠化加工、施工周期短等特點。

技術要求:柱頂標高不大于18米,房屋高寬比小于1;剛架的梁柱連接應采用剛接,剛架與基礎連接可采用剛接或鉸接。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GB 5102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單層房屋,以單層工業(yè)廠房為主

2、梁端鉸接鋼框架門形支撐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該體系由承受重力的鉸接鋼框架和承受側力的門型支撐框架組成,門形支撐既可為結構提供抗側剛度又不影響門窗洞口開設,受力明確,節(jié)點構造簡單,便于裝配化施工。

技術要求:鋼柱應豎向貫通,梁柱節(jié)點采用鉸接點。設計、制作、安裝、驗收應滿足《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2、《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規(guī)程》DB 37/T 511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三層及以下民用建筑

3、疊箱模塊式集成房屋體系

技術特點:采用工廠預制的箱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在施工現場組合而成的裝配式建筑。模塊單元具有結構獨立性,結構體系同一性、可組性,組合后具備結構整體性,其設備應為獨立的系統(tǒng),并應與整體建筑協調。

技術要求:設計、制作、施工、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鋼結構模塊建筑技術規(guī)程》T/CECS 507、《集裝箱模塊化組合房屋技術規(guī)程》CECS 334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三層以下多層民用建筑(疊箱式)

4、冷彎薄壁輕鋼房屋體系

技術特點:房屋構件采用熱鍍鋁鋅鋼帶通過冷加工成型的輕鋼龍骨加工組裝的結構體系,其所有部件均由工廠預制,現場裝配,具有自重輕、工業(yè)化程度高、現場安裝方便等特點。

技術要求:設計、制作、安裝、驗收、防腐蝕應滿足《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GB 50018的規(guī)定;尚應符合《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筑技術規(guī)程》JGJ 227(三層以下);《冷彎薄壁型鋼多層住宅技術標準》JGJ/T 421(六層以下)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六層及以下多層民用建筑

5、輕型鋼框架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熱軋H型鋼、高頻焊接H型鋼、普通焊接H型鋼或異形截面型鋼、冷彎薄壁型鋼等構件構成的純框架或框架-支撐(剪力墻)結構體系。

技術要求:設計、制作、施工、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輕型鋼結構住宅技術規(guī)程》JGJ 209、《輕鋼輕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83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六層及以下多層民用建筑

6、鋼框架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鋼梁、鋼柱在施工現場通過連接而成的具有抗剪和抗彎能力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屬于單重抗側力結構體系。

技術要求:鋼梁和鋼柱連接采用剛性節(jié)點或半剛性節(jié)點,節(jié)點可采用螺栓連接、焊接連接和栓焊混合連接,鋼梁、鋼柱按模數化、標準化設計。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多高層民用建筑

7、鋼框架-支撐(屈曲約束支撐)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鋼梁、鋼柱、鋼支撐在施工現場通過連接而成的能共同承受豎向、水平作用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屬雙重抗側力體系,鋼支撐可分為中心支撐、偏心支撐、屈曲約束支撐等。

技術要求:中心支撐宜采用十字交叉形,單斜桿,人字形或V形,高層建筑中不得采用K形支撐,框架承擔的水平地震剪力應不小于總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計算最大層剪力1.8倍二者的最小值。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屈曲約束支撐的設計應符合《建筑消能減震技術規(guī)程》JGJ 297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多高層民用建筑

8、鋼框架-延性墻板(屈曲約束鋼板剪力墻)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鋼梁、鋼柱、延性墻板在施工現場通過連接而成的能共同承受豎向、水平作用的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屬雙重抗側力體系。延性墻板有帶加勁肋的鋼板剪力墻,無粘接內藏鋼板支撐墻板、屈曲約束鋼板剪力墻。

技術要求:鋼梁、鋼柱、鋼板剪力墻按模數化、標準化設計;當采用鋼板剪力墻時,應計入豎向荷載對鋼板剪力墻的不利影響,當采用豎縫鋼板剪力墻且房屋層數不超過18層時,可不計入豎向荷載對豎縫鋼板剪力墻性能的不利影響;框架承擔的水平地震剪力應不小于總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計算最大層剪力1.8倍二者的最小值。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鋼板剪力墻技術規(guī)程》JGJ/T 380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多高層民用建筑

9、交錯桁架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樓板、平面桁架和柱子組成,平面桁架在建筑物垂直方向上隔層設置、在相鄰軸線上交錯布置的結構體系。在相鄰桁架間,樓層板一端支撐在下一層平面桁架的上弦上,另一端支撐在上一層桁架的下弦上。柱子僅在房屋周邊布置,桁架高度與層高相同,跨度與建筑物寬度相同,桁架兩端支承在房屋縱向邊柱上。

技術要求:該體系柱以承受軸力為主,適用于窄長的矩形建筑平面,經濟高寬比為3-6,桁架的跨高比宜為5-6,桁架可采用混合桁架和空腹桁架兩種形式。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交錯桁架鋼結構設計規(guī)程》JGJ/T 329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多高層民用建筑

10、梁端鉸接鋼框架屈曲束支撐(屈曲約束鋼板剪力墻)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該體系由承受重力的鉸接鋼框架和承受側力的屈曲約束支撐(屈曲約束鋼板剪力墻)框架組成,屈曲約束支撐(屈曲約束鋼板剪力墻)在小震時提供結構剛度,中大震時屈服耗能,受力明確,節(jié)點構造簡單,便于裝配化施工。

技術要求:梁端鉸接框架的梁柱節(jié)點采用全螺栓連接的鉸接點,帶屈曲約束支撐(屈曲約束鋼板剪力墻)的框架梁柱應采用剛性節(jié)點,屈曲約束支撐(屈曲約束鋼板剪力墻)承擔全部水平力。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板剪力墻技術規(guī)程》JGJ/T 380、《建筑消能減震技術規(guī)程》JGJ 29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規(guī)程》DB 37/T 511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50米以下多高層民用建筑

11、組合模塊集裝箱式房屋體系

技術特點:采用工廠預制的箱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在施工現場組裝,并與框架、剪力墻、筒體結構等抗側力體系共同組成的裝配式建筑體系。

技術要求:模塊單元具有結構獨立性,結構體系同一性、可組性,組合后具備結構整體性,其設備應為獨立的系統(tǒng),并應與整體建筑協調,其設計、制作、施工、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鋼結構模塊建筑技術規(guī)程》T/CECS 507、《集裝箱模塊化組合房屋技術規(guī)程》CECS 334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多高層民用建筑

12、鋼管混凝土束組合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若干鋼帶冷彎而成的U形鋼或型鋼與矩形鋼管焊接組成的具有多個豎向空腔的鋼管束,在鋼管束內澆筑混凝土,形成鋼管混凝土束剪力墻,可用于鋼管混凝土束剪力墻結構、框架-鋼管混凝土束剪力墻結構、框架-鋼管混凝土束核心筒結構及混合剪力墻結構體系中,鋼管束厚度與墻體等厚,可實現室內不露柱、露梁。

技術要求:鋼管混凝土束屬于剪力墻體系,其結構布置應滿足剪力墻結構體系相關技術規(guī)定。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鋼管混凝土束組合結構技術標準》T/CECS 546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100米以下多高層住宅

13、鋼管混凝土異形柱框架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異形鋼管混凝土柱和鋼梁組成的框架結構體系,柱截面幾何形狀可為L形、T形或十字形,可用于框架結構體系、框架-鋼支撐(鋼板剪力墻)結構體系中,異形鋼管柱截面寬與墻體等厚,可實現室內不露柱、露梁。

技術要求:鋼管混凝土異形柱與鋼梁可采用剛接或鉸接方式連接,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2、《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規(guī)程》DB 37/T 5115、《組合結構設計規(guī)范》JGJ 138、《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100米以下多高層住宅

14、鋼扁柱框架-支撐(鋼板墻)結構體系(隱式框架-支撐(鋼板墻)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鋼扁柱、窄翼緣H型鋼梁、鋼支撐或鋼板剪力墻組成,其構件截面尺寸均與墻體的建筑模數匹配,并隱藏其中,能解決普通鋼結構住宅中常見的露梁露柱問題。

技術要求:設計時鋼扁柱的強軸方向應根據結構剛度需要進行調整,梁柱節(jié)點構造應滿足“強節(jié)點、弱構件”的要求。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100米以下多高層住宅

15、筒體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一個或多個筒體作為主要受力構件的高層建筑體系,可分為框筒、筒中筒、桁架筒、束筒等。

技術要求: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高層及超高層民用建筑

16、巨型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大型構件(巨型梁、巨型柱和巨型支撐)組成的主結構和由常規(guī)構件組成的次結構共同工作的一種結構體系,分為巨型桁架結構、巨型框架結構、巨型懸掛結構和巨型分離式結構等。

技術要求:次結構作為抗震第一道防線應先于主結構屈服,主結構構件的強度儲備高于次結構構件。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高層及超高層民用建筑

17、鋼(鋼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鋼(鋼管混凝土)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組合而成的高層鋼結構建筑體系。其中,鋼管混凝土框架由鋼管混凝土柱和鋼梁組成,屬于混合結構體系。

技術要求: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鋼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體系的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尚應符合《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組合結構設計規(guī)范》JGJ 138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高層及超高層民用建筑

18、空間網格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按一定規(guī)律布置的桿件、構件通過節(jié)點連接而構成的空間結構,包括網架、曲面型網殼以及立體桁架等。

技術要求:空間網格結構的桿件可采用圓(方、矩)形截面,節(jié)點可采用板式節(jié)點或球節(jié)點,球節(jié)點可采用螺栓球節(jié)點或焊接空心球節(jié)點,也可采用鋼管相貫節(jié)點。分析時應根據結構形式、支座節(jié)點構造簡化為合理的結構計算模型。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滿足《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7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大跨度屋蓋(網架、網殼)、樓蓋(立體桁架、40米跨度以下的網架)

19、平面桁架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上弦桿、下弦桿和腹桿組成格構式受彎構件,有三角形桁架、梯形桁架、平行弦桁架、弧形桁架等形式,各桿件受力均以單向拉、壓為主,跨度一般不宜超過48米。

技術要求:所有桿件都在同一平面內,其中心線匯交于節(jié)點,桁架的節(jié)點均可簡化為鉸接點,一般不承受節(jié)間荷載。其設計、制作、運輸、安裝、驗收應滿足《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大跨度樓(屋)蓋

20、張弦梁(桁架)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由上弦剛性結構或構件與下弦拉索以及上下弦之間撐桿組成的結構體系。通過在下弦拉索中施加預應力使上弦壓彎構件產生反撓度,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最終撓度得以減小,而撐桿對上弦的壓彎構件提供彈性支承。

技術要求:上弦壓彎構件一般采用梁或桁架,其設計、制作、安裝、驗收應滿足《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索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25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大跨度樓屋蓋

21、預應力鋼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在設計、制造、安裝、施工和使用過程中,采用人為方法引入預應力以提高結構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的各類鋼結構體系。

技術要求:在結構承受外荷載前,對鋼結構或構件用特定的方法預加初應力,其應力符號與荷載引起的應力符號相反;當施加荷載時,以保證結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改善結構的使用性能。其設計、施工、驗收、防護和檢測應滿足《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預應力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CECS 21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5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大跨度樓(屋)蓋

22、其他空間結構體系

技術特點:薄膜結構、懸索結構、索穹頂、索桁架、索網結構等。

技術要求:其設計、施工、驗收應遵守相關專門標準的規(guī)定。

適用范圍:大跨度屋蓋


?2021黑龍江中亞節(jié)能材料有限公司 黑ICP備2021005136號??技術支持 -?資海科技集團